“妙思治反,内镜奇招”—胃食管反流内镜诊治新技术论坛[第七届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学术年会]报道

发布时间:2023-06-21    作者:Wangcw    来源:原创

“妙思治反,内镜奇招”—胃食管反流内镜诊治新技术论坛[第七届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学术年会]报道

2023年6月16-18日,由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和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学术年会在上海虹桥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聚焦后新冠流行时代消化健康新热点,不断提升联盟的学术贡献和社会参与水平”。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的模式,会议聚焦“健康中国”“消化先行”医疗实践中的突出挑战,追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凝集联盟共识,给出联盟肠道的努力方向和解决方案。

6月17日下午《创新科技赋能“消化道疾病防治”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在郁金香厅会场如期举行。关于“妙思治反,内镜奇招”—胃食管反流内镜诊治新技术论坛于下午16:30正式开始。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行政副主任、中华消化心身联盟主席 陈胜良 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心身疾病组组长、胃肠动力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等)的开场下,全场嘉宾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学部主任医师 杨云生 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世界胃肠病病组织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致词并主持本次论坛。杨云生教授是MUSE在中国开展的第一批MUSE临床的牵头人,拥有非常丰富的MUSE手术临床实践经验。

整个论坛包含如下议题:


1. MUSE内镜系统治疗胃食管反流 —— 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微生态科亚专科主任 彭丽华 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心身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脑肠动力学组委员等)介绍了关于胃食管反流病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本共识指南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杨云生教授、彭丽华教授、闫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万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陈胜良、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吴继敏教授、胡志伟教授等有丰富的MUSE临床手术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讨论制定,为该技术在国内开展培训和临床规范操作提供指导意见。本专家共识将于2023年6月(本月)发刊于中华消化杂志。

2.超声及术中定位等创新核心技术在消化道腔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关于产品的创新核心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妙思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夏金雁先生作了汇报。“作为一家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妙思医疗专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目前正在研发的一次性内镜插入外套管,对未来的内镜下手术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结合新一代国产MUSE系统的临床手术实践,夏金雁先生阐述了术中定位及超声的技术特点,“实时指引内镜钉合器角度位置,帮助操作医生快速确定顶端方位,规划钉合位点。稳定的超声信号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优化了超声信号的处理,使之更有效的过滤一些干扰的杂波。对于临床手术而言,术中定位装置的置入,以及超声信号的稳定,可以大幅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并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3. 评论与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万荣 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质控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和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总监 夏璐 教授主持评论与分享环节的讨论。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例分享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 蒋巍亮 教授(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科研组组长)分享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万荣教授团队于2021年10月实施的国产自主研发新一代MUSE的首个手术病例。蒋巍亮教授也提到,“趁此机会,也感谢妙思医疗不断地推出更新、更好的产品,让我们的临床工作得到更多便利的同时,也造福了更多的患者。”回顾过去,MUSE系统刚进入中国,最早于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执行了首例MUSE手术,并于2017年10月进行术后四年半的随访。患者也谈到,“术后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很大的改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改善状态,通常情况下都处于停药状态”。


2)  上海瑞金医院病例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 姚玮艳 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促会消化病学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委员、全国消化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协作组委员、上海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组副组长等)分享了2023年4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实施的两个MUSE手术病例。


从术后1周、术后4周的随访结果来看,术后2天就恢复正常生活,正常饮食,无腹胀,无吞咽困难,偶尔有不适,服药后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患者满意度9分。通过术后2个月的随访,患者无反酸烧心,无嗳气,无腹胀,无咳嗽咳痰症状。

通过两个病例的分享,姚玮艳教授感慨道:“MUSE技术与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原理一致,手术效果也是一致的,内镜下手术不需游离胃底和食管下段,腹部无切口,属于内镜下微创无创技术,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期待着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提供临床医生及GERD患者,给GERD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听完两位教授的病例分享,杨云生教授也谈了个人的体会:“从2000年以后,不断地有新技术和新方法诞生,内镜下治疗也走过了非常艰辛、非常漫长的探索过程。到底胃食管反流病机制是什么?过去有很多种内镜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的技术出现。就目前而言,在内镜下抗反流手术器械里,MUSE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最有效的。” 杨云生教授也希望妙思医疗能把MUSE临床试验做好,也能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内镜下抗反流治疗做出贡献。

最后,在夏璐教授主持研讨与分享环节下,在座的专家各抒己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吴继敏教授首先做了点评:“总体来说MUSE手术疗效比较好,特别是针对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阀瓣功能减弱的患者,通过重建阀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术后吞咽困难几乎没有。通过内镜下治疗,患者无切口,接受度比较高”。他同时强调,MUSE临床手术需要把握适应症,术前评估很重要,目前MUSE手术对于非滑动型疝、较大的食道裂孔疝(大于2CM)、食管旁疝等属于排除标准。彭丽华教授也补充道,“食道裂孔疝确实是影响MUSE手术疗效的一大因素,如果术前评估不严谨,会影响手术有效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健卫教授也谈到:“MUSE系统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内镜下胃底折叠,操作改进明显,操作难度比较低。”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陈鑫 教授觉得:“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一直是一个困扰消化界的一大难题。MUSE治疗是最接近于外科的一种手术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 颜秀娟 教授谈到关于MUSE临床试验的入组筛选,“目前入组筛选尚处于经验积累的阶段。关于入组标准,如贲门松驰程度,食道裂孔疝的大小,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同时需要关注BMI指数及内脏高敏感病人的选择。”

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蒋巍亮教授谈到了内镜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之百家争鸣,分享了内镜下治疗的相关术式,如TIF、贲门缩窄术、ARMS、射频消融术。相比其他术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万荣教授的带领下,在TIF术式方面做的比较多,相较而言,有了更多的TIF临床手术经验积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日本神户大学访问学者 冯桂建 教授谈到:“目前MUSE手术在国内已经开展有好多年,在术前的常规反流检查如PH监测,还是需要规范严谨,谨小慎微。总体来说MUSE临床的入排标准是比较严格的,将来在全国范围开展MUSE手术的培训也需要同质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姜玲玲教授想到了非酸反流病患者:“未来可以考虑把非酸反流患者也可以纳入MUSE手术里面,其实这个手术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也希望以后能够加入大家一起做这个手术。”

评论主持人万荣教授也感谢了各位专家教授的评论,通过诸位专家的评论分享,未来可以考虑扩大某些适应症。在临床应用方面,未来我们MUSE的前景肯定是很大。

最后,《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主任 周群 教授提到了国内著名医学期刊:“《中华消化杂志》也希望能够为在座的各位专家教授服务。”同时,周群教授也呼吁,“特别是像MUSE这样的国内外新技术,能够在期刊上做更多的推广”。

最后主持人陈胜良教授用一句话做了总结:“找好适应症,可以保证我们MUSE临床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此,整个论坛圆满结束!


更多消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系统》